胸外按压比人工呼吸更重要
http://120.qm120.com2009-12-04 10:43:41 来源:全民健康网
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第五步:人工呼吸
相比之下,人工循环比人工呼吸更为重要。陆红护士长介绍说:一般医务人员操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会用纱布隔开;有条件的则用呼吸面罩、呼吸机。但是考虑到第一目击者可能接受不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或者现场环境条件不足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做人工呼吸,但是一定要做人工循环!
不管医务人员还是非医务人员,不管是双人还是单人心肺复苏,人工循环:人工呼吸都是30:2,也就是说,都是做30次胸外按压,接着做2次人工呼吸,循环交替进行,5个循环(2分钟左右)为一回合,检查一次患者的呼吸、脉搏和反应,如仍没反应,则继续做,尽量保持不间断。
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术第六步: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陆红护士长介绍说:胸外按压首先一定要找准按压的部位。(胸外按压部位确定方法详情见《如何确定胸外按压的部位?》
接着是正确的姿势和用力的方法:
正确的姿势:跪姿在患者的一侧,一手的鱼际处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手重叠握紧,双手臂伸直并与水平面保持垂直,不要弯曲。
用力:陆红护士长强调说,胸外按压不是手用力,而是利用杠杆远离,身体尽量往前倾,利用身体背部的力量下压用力。而且在按压的过程中,手臂始终是垂直的;手掌鱼际始终是紧贴患者胸部的不分开的。如果姿势不对,是用手的力量去做胸外按压的话,做不了几下就会没力气的了,所以保证正确的姿势,合理利用身体的重力来用力很关键。
幅度:让胸骨下陷4-5cm;特别瘦或年纪比较大的患者,则下陷程度为患者胸骨厚度的1/3至1/2的程度。
陆红护士长提醒:为了能够保证30次胸外按压的频率规整,按压和放松的间隔时间要相等,可以在做胸外按压的时候默念“一一,二二,三三,四四……十十,十一,十二,十三……,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三十”注意!为什么在默念个位数的时候要重复念呢?“这并不是没有意义的重复默念,个位数重复默念是为了和后面的‘十一,二十’保持一样的频率,这样可以让你在做胸外按压的时候保持一个稳定的频率,不至于过快或过慢,大致就是100次/分钟左右”。
小编手记:这是第二次听陆红护士长的急救讲座了,这次讲座更加巩固了我对徒手心肺复苏术的具体操作,并记住了“开放气道”的重要性,也在现场对模拟人体会了做了一回徒手心肺复苏术,有了更直观的感觉。个人觉得单是看文章,看视频,如果没有实践操作专家指导,是没办法把心肺复苏术做好的,但是,普通市民想要实践操作,该去哪里体验呢?如果国内也有像国外一样针对普通民众的由专业急救人员辅导的急救培训班的话,将是大众普及急救知识比较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是国内这类机构屈指可数。
在写文章的时候一直也在问自己,以自己现在掌握的心肺复苏技能,如果有一天真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路人忽然倒地,我会怎么做?会紧张吗?还是会很冷静的上前去确定他的脉搏、呼吸、打120、开放气道、做心外按压……真不知道,也许想到如果没人能上去做些什么的话,可能一条人命就没了,我会选择打完120后上去做胸外按压的。回想到2008年-2009年,中国发生的太多惨剧,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危机意识:也许有一天,意外事故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难道只能等待医生护士、等待军人警察的帮助吗?作为普通市民,我们也许目击很多伤员的事故现场机会并不多,而且现场可能极度混乱、鲜血淋漓,首先保持冷静也许才是最重要的;而像陆红护士长讲到的“划分急救区域”这种做法原本是专业医务人员的操作方法,可是时间就是生命,作为普通市民的“第一目击者”,除了电话求助,也应该了解如何划分急救区域:通过快速判断心跳、呼吸(通过感觉脉搏和通气),把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区分出来,马上做徒手心肺复苏;把伤势较轻的伤员转移到安全区域……这样是不是能让救护车、医务人员到来时更有效率地救治和挽救生命呢……如果我们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去做,只能打个电话干等着救护车医务人员的到来,那么我们很可能眼睁睁看着生命的消逝,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即便面对的伤员是陌生人。
但是也有想到,如果没救过来呢?会不会导致加重他的伤情?会不会引发新一类的医疗纠纷?……不得而知,针对院前急救引发的事故的报道从未听过,针对院前急救的相关法规法律还需要去进一步去了解,需要去探讨,但是抛开这一切,我们还是必须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
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术需要大范围的推广,但是也需要专业的指导,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帮助你了解心肺复苏术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医学机构能够,能够开展更多的急救知识普及和心肺复苏的培训,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项技能,让更多的第一目击者能把那50%的生命从死神手里拉回来。并期待国内能出现像国外野外急救培训及救生培训一样课程,(美国户外急救员培训日记)给予急救培训合格的普通市民颁发救生员证书等等,出台法规保障施救人和被救人的权益。
日常生活中,因意外事故,天灾地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心脏病发等意外引发人身伤害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很可能会为120争取到抢救时间,挽回一条生命。[[人人有责,了解更多急救常识请进入:急救频道]]